广美附中AIP家长专访:我很惊讶孩子这三年的变化
发布时间:2023-08-28 11:25:34 阅读:266 招生电话:18022322278
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对于孩子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学校的教育、教学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苏霍姆林斯基
AIP深圳一路走来,获得了很多家长和学生的肯定与认可。今年秋天,AIP首届创校生们即将离开祖国,带着录取通知书,去往更高的艺术学府。
在出发之前,我们特别邀请了本届优秀毕业生进行了专访,而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上一期学生专访的受访者宋依凝同学的妈妈王丰老师,从家长的角度谈一谈这三年孩子的成长之路。
王丰老师同时拥有多重身份,她不仅是一位艺术生学生家长,同时也是一位艺术家,特别的艺术教育工作者。对于教育,王丰老师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她从不“鸡娃”,而是尊重孩子的自我意志与选择。
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AIP深圳学生家长眼中的艺术求学故事吧!
01、女儿在主流教育轨道上一路磕绊却对艺术有着热爱
依凝从小在我眼里是一个自我意识非常强,可以说很知道自己“要什么”,并且想要什么就很坚决地去行动的孩子。
不过这也使得她从小跟周边孩子就有些“不一样”,比如在她青春期开始后,我们因不够懂她理解她,会激发出她非常大的倔犟、乃至所谓“叛逆”,这让我们双方都吃了很大的“苦头”。
后来我也有所醒悟与调整,重新去面对她,不再要求她跟别人一样走主流教育路线,而是休学暂停下来,允许她、支持她走自己想走的路,尤其艺术创作方面。这时候她有了很大的舒展,越来越有一些可谓精彩、甚至让我们赞叹的东西呈现出来。
那期间她创作的绘本《囚》,甚至有赢得深圳儿童绘本创作大赛三项大奖(初中组),也是出乎我们意外的。
作品名称:《囚》,手工绘本
作品说明:封面画的是,一滴泪里的虎鲸。讲述焦虑遍存的城市就像人类动物园,而动物园则是现代城市的翻版。该作品获得了“2019深圳儿童绘本创作大赛”金奖。
依凝从小在主流教育轨道上成长得可谓是一路磕绊的“学渣”,越要求她学好什么、往往就越是抵触。唯独在艺术这块我们是放手的、甚至是永远鼓励的。因为我觉得她这方面也的确、真的是很有天赋,绘画技法倒在其次,主要是有神韵,仿佛无师自通。所以这方面无论物质与情感都尽力支持她的。但她本身似乎不接受“很有天赋”这一说,认为这是一种压力,认为凡事还是努力更要紧。现在我也觉得她这想法没错。
偶然机缘她了解到AIP,决定要走这条路。其实这也不奇怪,她好像从小做创作就很在乎观念与思考那些。
02、为什么选择AIP?
我认为选择一个学校,主要还是选择该校的主要领导者、团队及其理念。我之前从周边四家朋友上AIP体系后孩子的成功转变案例,及本来对深圳校区高纪飞校长的认识、及其为人有所了解,相信他一定会用心来构建这一切。
从短短三年的创校到首届孩子申校及毕业展呈现,AIP交了一份完整且不错的闭圈答卷。
因为从事类似的艺术教育实践工作,深知这份系统的艺术创新教育工程之不易,应该说AIP已然创造了一个小奇迹,何况,大多数学生都是不喜欢应试教育的个性孩子,且正好横跨囊括了三年疫情。
尤其在理念探索、课程设置方面,无论是以专业先锋的艺术创造来激发自驱力、还是这批极具个性的青春期孩子人格唤醒与完善方面,都已算颇见功效了。真很感谢这一场遇见。
03、我看见了孩子三年的成长
我很开心、甚至有点惊讶地看到孩子这三年在AIP的变化的。虽然入学前已改变了对她的看法,但这几年方方面面的进步还是有点出人意料的。
比如人际交往方面,她在原先学校不爱与人交往、甚至貌似有点自闭的倾向,作为父母还是挺担心的,以为这孩子这辈子就这样了。可能AIP这种强调团队协作的教学方式,以及班级整体温暖友好的氛围正好帮到了她,所以她这方面有了极大的改观。
比如她在人际协作、团队带领方面。而这孩子有一点让我惊奇的是:她对班上别的优秀者居然真心不嫉妒、而是分享互助的态度,这个让我很欣赏。我觉得这是作为一个现代艺术工作者很好、很值得珍视的素养。
另外在时间管理、自我学习的探究、创作潜能的开发与表达等方面,尤其最后毕业展的呈现,我觉得俨然已具备一个年轻艺术家的态势。而且延续了她重观念思考的特质。
就录取结果来说,收到的offer里、主要的格拉斯哥艺术学院和金匠学院都是她想要的,各有千秋,有点难以取舍。最终她选择了更具实验性、对观念学术更有要求的金匠学院纯艺专业,这个我支持她。
总之,包括从系列项目创作、到国外申校作品集,都也未“外请机构”而主要靠自己完成(当然校内导师也特别给力),以及到目前出国签证等后期手续,也都主要是自己独立完成,这就足以让父母为她骄傲并放心地目送、远行。
而就艺术创作而言,要紧的还是自我学习,且走且开路。至于是否一定要留学、以及选择什么样的学校留…我觉得都是加分项了,但对于打开视野、更具全球化意识而言,出去还是有必要的。依凝这几年的变化,让我看到了她有着女孩子里难得的生命力、意志力,当然,当爸妈的也希望她开心愉悦。
04、毕业作品展,像是孩子关于“自我世界”探索的小型个展
依凝这次毕业展展出的四组作品,还是挺让我惊喜的。应该是一个系统性的系列创作,可谓她关于“自我与世界”探索的一个小型个展了。
比如现场用发泡胶创作的那组《自我消解》装置,讲人在不同社交场合呈现的社交面具……或防御、或捆绑、或扭曲……那种无奈,相信不仅击中了我、也同时击中了其它观者的小心脏。
作品名称:《自我消解》
媒介:发泡胶,铁丝,mdf,泡沫块,综合材料
作品说明:此作品是与以场上的另一个作品《自我碎片》为前置的语境创作的。作品基于“拟剧理论”讲述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为各个场合创造出的种种“社交面具”,在这一现象下,人们“真正的自我”被过载的多重身份的侵蚀下的消解。作品想要通过不同的材质表现这一状态。我制作了一系列装置来具象化这一现象下我的种种身份,它们有的被束缚,有的被消解,有的在防御着外界。这些过度负载的身份让我迷茫。
作品名称:《嵌合体》
媒介:现成品(家具,玩具,书,日用品等),单向玻璃
作品说明:这是一个现成品装置。旨在创造一个混乱的状态,观众将沉浸在复杂的空间中,给人以荒诞和混乱的感觉。嵌合体,也称为奇美拉,一种生物体至少包含两种不同基因型的现象。早期胚胎的融合、嫁接或突变都会导致这种情况发生。我家是一个居住区与工作场所接壤的空间,它的状态就像嵌合体一样,是一个同时具备各种功能的空间,一个边界感被消解了的地方。
还有叫做《嵌合体》的现成品装置。是说她从小生活在我这边的艺术工作室,因工作生活界限不清而给她造成的成长困扰,显然是因之而提出对我的“批判”。这件作品创作前期倒是跟我讨论过,中间也发生一些事,也不断激发与提醒我自己,关于边界的反思与调整。是的这届孩子她们真的已经成长,而我们只是、应该,紧紧跟上。
展览时不止一个我的艺术或设计圈朋友无意去华美术馆看展,看到她系列作品而惊奇地给我打电话:“这就是我从小认识的那个依凝吗?哇,现在简直太厉害了呀。”
作品名称:《渗透》
媒介:影像,铝丝,Pvc膜,TPU,鱼线
作品说明:该项目旨在反映从众心理的负面影响和保护文化核心的必要性。背景视频中,颜色混合成灰色的过程代表了主流文化以其传播力支配和削弱亚文化。信息在传播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发生变化,因此亚文化群体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会不断地被弱化。观众只是坐在装置下,被动地看着事情发生,就像互联网上大部份的人一样。然而,这样观望的行为并不会改善这种局面。
05、未来可期
不管怎样,依凝已经踏上了艺术这条路,相信等在她前面的不光有喜悦也有辛苦甚至磨砺,而路终究要靠自己趟……
希望任何情况她都能坦然面对,所谓胜不骄败不馁,成为一颗砸不烂的铜豌豆,能始终乐享艺术带给她的美与好。
最后我想对同样想走艺术留学的家长说:当前环境下,是否出国留学,每个家庭和孩子的情况都不同,则需具体考量,量力而行。不妨套用一句话-“股市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而家庭是孩子生长的根基,而教育环境是土壤。既然选定好艺术留学这片土壤就把根扎下去。根越坚定、越不晃动,就越能摘到好果子。